中国政商新闻资讯门户
网站首页 | 邮箱:zszxnews@163.com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 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 河南| 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 吉林| 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 山西| 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 兵团| 云南|浙江
党建·文化

泥泞中的足音与柏油路上的希望

——公路人的成长记忆

2025 07. 15 16:37:21 文章来源:政商在线 责任编辑:高剑

       政商在线讯:陇中黄土高原的沟壑之间,至今仍回荡着我童年时期驴蹄踏过泥泞的声响。彼时的山路宛如一条拧曲的麻绳,在千沟万壑之中蜿蜒穿梭,将我们这些山里孩童的生活紧紧束缚。未曾想,如今我手握养路机械的方向盘,行驶在自己养护的公路上,车轮碾过柏油路面的沙沙声,已然成为最悦耳的乡音。​

  尘土中的童年

  我家坐落于甘肃会宁最偏远的山坳,记忆里的天空常年笼罩着一层土黄色。每年春季刮起“黄风”,能将院子里的水缸都染成泥汤。十岁那年,父亲要送一袋洋芋到县城换取化肥,天未亮便将我叫醒。我们牵着老黑驴,踏着结有冰碴的土路向山外挪动,驴背上的麻袋沉重得让它直打趔趄。行至半路降下雨夹雪,黄胶泥立刻粘住了驴蹄,每走一步都如同背负着千斤重担。​

  那日我们在泥泞中挣扎了六个小时,抵达县城时浑身都成了泥疙瘩。父亲前往供销社换取化肥,我则蹲在班车停靠点观望。绿色的解放牌班车喘着粗气爬上山坡,车后扬起的黄尘犹如一条巨龙,足以将路边的刺槐吞没。有位城里来的女学生,捂着鼻子从车上跳下,白色的球鞋瞬间变成了黄色,她委屈地哭泣,我却觉得那是世界上最为神奇的交通工具——它能够去往我从未见过的地方。​

  村里的小学位于三公里外的山梁,下雨天根本无法上课。有一次大雨冲毁了前往学校的一条小路,我们蹚着雨水去上学,返回时书包里的课本全都泡成了纸浆。最令我心疼的是邻居家的那位小妹妹,她成绩始终在班级名列前茅,却因冬天路滑摔断了腿,不得不辍学回家。她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山路,泪水浸湿了枕巾:“我要是能坐一次班车就好了。”

  秋收时节是全家最为劳累的时候。金黄的糜子成熟了,却只能依靠人力背负、驴匹驮运。母亲背着半麻袋谷子,腰弯得像一张弓,额头上的汗珠滴落在地上,能砸出一个小土坑。我和妹妹各背一个小半袋,走几步就要靠在土崖上歇脚。有一次妹妹实在扛不动了,坐在地上哭泣,父亲蹲下身抚摸着她的头说:“等路修好了,咱们就买辆架子车。”那时我们都认为,拥有一辆架子车便是极大的福气。​

  柏油路上的希望​

  十八岁那年夏天,村口突然来了一群佩戴安全帽的人。他们用红漆在地上画直线,机器的轰鸣声惊飞了崖畔的麻雀。村支书举着喇叭激动地喊:“国家要为咱们修建水泥路了!”当晚,全村人都难以入眠,聚集在麦场上讨论此事,有人说路修宽了能开拖拉机,有人说以后去县城再也不必绕山路了。​

  施工队住在临时搭建的帆布棚里,搅拌机的轰鸣声成为了山村里最动听的晨曲。我高考结束在家,天天前往工地看热闹。有位姓王的工程师,总喜欢蹲在我家门槛上吃洋芋。他介绍说这条五米宽的水泥路,要翻越三座山梁,架设两座小桥,政府投入了大量经费。“你们这条路修通后,山里的包谷、洋芋就能运出去,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他说这话时,眼中闪烁着如同山里星星般的光芒。​

  通车那天,全村人像过年一样热闹。家境稍好些的人家宰杀了过年才舍得食用的羊羔,邻居家的那位小妹妹也来了,她抚摸着光滑的水泥路面,泪水滴落在地上,形成小小的湿痕。第一辆农用三轮车驶过,司机特意按了三声喇叭,震得悬崖边的杏树都在摇晃。有位老汉趴在地上,将耳朵贴在路面上聆听车子开过的声音,咧着没牙的嘴笑道:“这条路是活的,它在唱歌呢!”​

  路通后的第二年,变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堂哥购置了一辆二手货车,专门拉运山货到县城;邻居家的弟弟考上了西北师范大学,每次上学、放学都能乘坐班车回家;就连最为守旧的三爷爷,也学会了骑电动三轮车去赶集。有一次我回老家,看见母亲站在路边等候,她穿着新买的蓝布衫,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水泥路就是好,鞋底子都不沾泥了。”​

  十年养路人

  二十五岁那年,我通过招考成为了公路养护行业的一名职工。第一次穿上橘黄色工装时,我立刻打视频给父母看,父亲望着我衣服上的反光条说:“你爷爷那辈靠驴驮,你爸这辈靠人扛,到了你这儿,一定要把路养护好。”​

  刚上班的那几年,我在最偏远的公路段工作,负责几十公里山区公路的养护。冬天遇上下雪天,凌晨就得起身撒融雪剂,寒风如同刀子般刮在脸上,睫毛都能冻成冰碴。有一次暴雪封山,我们顶着齐腰深的积雪清理路面,除雪车在山间公路来回作业,养护工人的铁锹碰撞在结冰的路面上叮当作响。当第一辆滞留车辆安全通过时,司机从车窗向我们敬礼,那一刻,冻僵的手指仿佛突然有了知觉。​

  夏天的考验是水毁塌方。遇上暴雨,边坡滑塌掩埋半幅路面是常有的事。我们冒着塌方的危险抢通道路,装载机的铲斗刚把泥土推开,就看见一辆拉着蔬菜的三轮车驶来。车主跳下车给我们递矿泉水:“多亏了你们啊,这些黄瓜要是烂在路上,我全家半年的口粮就没了。” 看着他满是泥点的笑脸,我突然明白了王工程师当年的话语 —— 道路不仅仅是道路,更是老百姓的生计。​

  暮色中的公路泛起一层柔光,那是养护工人用汗水擦亮的底色。十年的养路生涯让我领悟到:最坚实的路基,是老百姓的期盼;最平整的路面,是一代代公路人用脚步丈量的担当。当车轮滚滚向前时,承载的不仅是货物和旅客,更是一个民族奔向小康的梦想。而我,愿成为这梦想之路上,一块永不磨损的铺路石。

  (定西公路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 韩鹏龙)

政商热榜
最新发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政商在线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2024090867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投稿邮箱:zszxnews@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电话:010-57190328
Copyright ©1999-2025 zsnews.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