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力行探教育新路 蓄势赋能争改革先锋
———辽宁教育学院(辽宁省教育学会)专家莅临沈阳市实验学校调研指导
政商在线沈阳讯(宋昱娟) 为提升学校的教育科研品质,以科研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4月24日下午,辽宁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省教育学会秘书长李潮海,辽宁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与评估中心基础教育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副研究员、省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李卓莅临沈阳市实验学校,分别对小学元认知课堂和学校实践型课程的阶段研究成果进行调研指导。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许江伟,科研部主任卢骏,科研部王瑛老师,沈阳市实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马晶晶,小学部校长杨军,中学部副校长周宏成,小学部副校长王芳陪同调研。小学部副校长梁丹主持调研活动。
活动伊始,谌好老师与四年级学生共同呈现了元认知益智数学课《百变魔尺》。教师以“连体数字2025”拼接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策略调整与创意拼摆建立空间思维,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灵活运用“意识楔”“调集能量”等元认知策略,解决拼接过程中的段数分配、角度调整等难点,完成从“模仿”到“策略性创造”的跨越。谌好老师巧妙融入“观察→基础→创意”的核心思维模式,让学生在“玩中学,思中悟”,体验逻辑推理的乐趣,充分彰显了“器具为媒、思维为本”的教学理念。
杨军校长以《小学元认知课堂生成与构建》为题,系统汇报了小学部元认知课堂探索实践中的阶段性成果。他提出,学校以“和·扬”文化为根基,通过“感知—反思—调控”的螺旋式培养模式,将元认知策略深度融入学校课程,助力学生成为可见的自我学习评估者。随后,马晶晶校长以《“和谐扬长”视域下实践型课程30年构建与实施》为题,回顾学校课程体系的革新历程,建构三类五域实践型课程模型,创新“四段四清”实践型课程实施流程,采用“三维多向”评价方式,强调通过多元实践课程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李潮海主任充分肯定了学校管理者在“实验创新”文化理念下的实践研究,建议进一步优化课题研究设计,构建动态评价体系,推动思维培养从课堂延伸至生活实践,彰显九年一贯制贯通培养特色。李卓所长建议学校推进元认知课堂采用分学科、分年段渐进式实施,从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落实元认知能力培养。许江伟校长则从区域教育视角出发,鼓励学校提炼理论成果,形成可复制的育人范式,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马晶晶校长代表学校做了总结发言。本次调研活动既是阶段性科研成果的展示,更是未来深耕的起点。学校将继续锚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深化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研究,携手教育同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为培育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求能力的实验学子而蓄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