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一碗肉里的雷锋情 ——军人家庭走出的暖心人
政商在线(宋昱娟) “创业是条不归路,洒下的是汗水,绝不能是泪水!我们或许难以成为世间最幸福之人,但定能成为最拼搏之人,像雷锋一样,成为社会所需、百姓所盼之人。”初见徐刚,他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对他探寻的旅程。而真正走进他的世界,是在“我是雷锋老百姓社区大食堂”里的温情与故事。

从二十平米的小小天地、四张质朴的木桌起步,徐刚用十年时光精心打磨,发展至今,一所店近400平米,四十几张桌。以一碗肉传递温暖,帮扶军人与社会困难群体;他的一碗肉荣登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成为百姓舌尖上信赖的品牌;他是军人家庭的担当与雷锋精神传承的鲜活典范。
一、灶台前的“破局者”:从军人后代到炖肉馆老板的苦与韧
在老街烟火气最浓的巷口,“刚子炖肉馆”的招牌已挂了十余年。四张磨得发亮的木桌,盛放过徐刚最窘迫的日子,也承载着他从军人家庭承袭的“雷锋精神”。徐刚出身军人家庭,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父亲曾驻守边疆。家中墙上始终挂着“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奖状,父亲常教导他:“咱是军人家庭,就得有军人的样子,要肯吃苦、肯帮人。” 然而,命运的考验来得比想象更残酷。三十岁那年,工厂倒闭,母亲突发重病需手术,家中积蓄瞬间掏空。看着病床上的母亲和哭红眼睛的妻子,他攥紧拳头——军人的后代不能向困难低头。想起母亲炖肉的绝佳手艺,他咬咬牙借了一万块,在巷口租下二十平米小门面,摆上四张木桌,“刚子炖肉馆”就此开张。

开店头三个月,是他这辈子最苦的日子。每天凌晨三点,他骑着三轮车去批发市场挑肉。为选到新鲜的五花肉,他要在寒风里等上三个小时;回到店里,生火烧灶、焯水炖肉,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胳膊累得抬不起来,手上被热油烫出的水泡旧的没好、新的又起。为了这碗肉,他精挑细选食材,用料毫不吝啬,香料搭配恰到好处,每一锅肉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与希望。
最难的时候,店里连续一周没什么客人,肉钱都快付不起了。他蹲在店门口抽烟,看着对面超市里人来人往,眼泪差点掉下来。这时,隔壁卖菜的张大爷拎着一捆青菜过来:“刚子,我听说你妈病了,这菜你拿着,别嫌少。”社区里的老街坊也常来捧场,有时明明不饿,也会买碗肉打包:“刚子,你这肉香,我们爱吃。” 他知道,大家是在帮他。想起父亲说的“军人要懂感恩”,想起雷锋“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他默默在心里发誓:等自己缓过来,一定要好好报答这些帮过他的人。

二、炖肉香里的“雷锋情”:把苦日子里的暖,变成帮人的光
随着母亲病情好转,炖肉馆的生意也慢慢红火起来。他把“学雷锋”融进了每天的工作里,让炖肉馆成了街坊邻里的“暖心驿站”。社区里有位独居的李奶奶,徐刚知道后,每天中午都给她送去一碗热乎的炖肉和米饭,风雨无阻。疫情期间,徐刚将食堂转变为“抗疫堡垒”,不仅为一线人员提供热饭,还每天炖上两大锅肉,免费送给社区志愿者和一线医护人员。当时肉价涨得厉害,妻子劝徐刚:“咱们都快撑不住了,别送了。”他摇摇头:“志愿者们冒着风险守护大家,医护人员连饭都顾不上吃,咱们这点肉算什么?爷爷当年在战场上,连口热饭都吃不上,还想着保护老百姓,咱现在有饭吃,更得帮助人。”
于是,他每天穿着防护服,骑着电动车把炖肉送给需要的人。这碗肉,食材新鲜有保障,用料严格把控,更融入了他对抗疫人员的敬意与关怀。防护服里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手上的冻疮裂开了口,却从没喊过一句累。他还承担起物资配送、特殊群体帮扶等任务,自掏腰包购置器械、驱车数百公里运送制氧机,这些举动在特殊时期展现了超越商业利益的担当。他选择逆行,用实际行动证明,在灾难面前,普通人的善意同样能凝聚成强大的力量。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志愿者吃着炖肉,突然哭了:“徐师傅,这是我这半个月吃的最香的一顿饭。”他拍了拍志愿者的肩膀:“小伙子,加油,咱们一起扛过去。”那天晚上,他对着家里的军功章发呆,突然觉得,自己做的这些事,虽然比不上爷爷和父亲在战场上的贡献,却也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身边的人,守护着军人家庭的荣耀。
三、初心不改的“传承者”:把雷锋精神,变成一辈子的坚守
如今,炖肉馆开了多家分店,但他身上的“苦劲”没丢,心里的“暖劲”更足。每天早上,他依旧去市场挑肉,亲自炖肉。资助贫困学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温暖抗美援朝退役老兵等等。徐刚的善举不仅改变了他人的生活,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人。食堂门口的“便民伞”越积越多,居民自发参与互助。
对于未来,他有自己的计划:在每个分店都设立“爱心窗口”,为现役、退役军人、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的炖肉和热饭;成立“军人后代帮扶基金会”,帮助那些有困难的退役军人和军属。他常说:“我这辈子,就想做好两件事:一是把肉炖好,不辜负百姓的信任;二是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不辜负军人家庭的传承。 暮色里,“我是雷锋老百姓社区大食堂”的灯亮了起来,炖肉的香气飘得很远、很远……他站在店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用这句话形象地阐释了宇宙万物的形成。如今的“我是雷锋老百姓社区大食堂”已有多家连锁店,遍布市内各居民区。十年里,他传承雷锋精神帮助过的人无计其数,好事做了一火车,荣誉榜单上也自然留下了他奉献的足迹:
• 辽宁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会长 • 徐少帅一碗肉,中央电视台荣誉播出
• 徐家扒肉获全国餐饮行业创艺美食大赛经典美食
• 酱香梅花骨菜获中国美食文化金牌菜等。

采访徐刚的过程,如同一场心灵的洗礼,充满了深切的感动与敬意。感动于他为“我是雷锋老百姓社区大食堂”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折服于他矢志不渝、奋发进取的创业精神。从他平和的语调、积极的心态中,我清晰地感受到了一代创业人在雷锋精神感召下拼搏进取的心路历程。徐刚的故事,是对雷锋精神永不过时的生动诠释,它深刻地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坚定地选择用善意照亮他人,用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