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空管分局积极应对复杂天气保障南海天路畅通
本网讯(王升、高世杰)7月,南海及海南岛空域进入热带气旋活跃期,雷暴、强风和短时暴雨等极端天气频发,伴随着暑运出行高峰,作为全国民航唯一拥有洋区管制席位的海南空管分局三亚区域管制中心日均保障航班约1499架次,扇区负荷峰值较往常增长30%。面对复杂态势,三亚区域管制中心紧盯人员技能强化、协同决策深化、应急能力优化,全力保障区域航路运行安全高效。
人员技能强化方面,组织开展全员“雷雨季节空管保障”专项培训,围绕台风绕飞、雷雨避让等场景进行实战化训练,同时关注管制员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默契培养,在训练中兼顾管制员在高压认境下的心理稳定性提升。深度复盘提效,组织对往年暑运典型案例开展复盘分析,完善《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流程》《复杂天气指挥预案》等12项操作规范,确保管制指令精准高效。
协同决策深化方面,突出区域流量管理,联合相邻管制区制定跨区改航和绕飞方案,实施分时分扇区动态调控,根据天气变化按扇区划分流量阈值,启用LSWDCP程序(大范围天气绕飞程序)。遇上雷雨高发期,指定资深管制员监控绕飞动态,灵活增开或弹性增援高负荷扇区。与气象部门协同预判,每日联合分析高空航路雷雨云团强度、移动路径及影响时段,提前12小时发布绕飞预警,动态跟踪优化南海空域流量分配。与技术保障部门建立雷达、通信等设备定时联合测试优化,确保关键站点监视信号稳定覆盖南海高空航路。进入暑运以来,三亚区域管制中心保障航班平均绕飞距离缩短18%,指令冲突率下降42%。
应急能力优化方面,与相邻管制区签订《雷雨天气联合处置协议》明确绕飞移交规则,联合航司建立紧急通报机制,优化保障方案,构建跨区域应急网络。与航空公司飞行员、签派员联合开展雷雨绕飞、特情处置等极端复杂场景下模拟机联合演练,强化多方联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主备自动化系统切换联合演练,通过卫星链路保障旧州、文昌等边远台站通讯无缝衔接,实现雷达信号异常时ADS-B数据实时补位。针对演练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修订绕飞航线使用、临时航线开辟、空域提前协同使用等场景的雷雨保障和特情处置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