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速松桃大队:男子侥幸心理作祟 啤酒消暑变酒驾被查
本网讯(石勇平、郭生林)炎炎夏日,冰镇啤酒成为不少人消暑的选择,但若心存侥幸酒后驾车,则可能将“消暑良方”变成“交通安全隐患”。8月3日晚,驾驶员龙某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在S15松从高速松桃北收费站被查获,其“啤酒度数低、间隔时间长”的自我判断,最终未能逃过法律制裁。
当晚20时32分,铜仁高速交警松桃大队在S15松从高速松桃北收费站开展酒醉及重点违法查处行动时,发现一辆灰色轿车驾驶员眼神迷离,沟通时吐字不清,疑似酒后驾车。经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驾驶员血液酒精含量为36mg/100ml,已达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标准,执勤民警依法对其进行查处。
据驾驶员龙某称,当日下午三点在朋友家聚会时,因天气炎热喝了两瓶冰镇啤酒,约四点结束饮酒。到了晚上,觉得过了几个小时,已经消化完,便侥幸驾车从高速回家,岂料刚出收费站就被查获。
“啤酒才几度,我酒量也还可以,想着几个小时肯定消化完了”。龙某向民警解释时仍带着侥幸心理。民警现场对其进行普法教育:酒精代谢速度因人而异,绝不能凭自我感觉判断。有很多夜间饮酒第二日仍检测出酒驾的案例,啤酒虽然度数低,但只要是酒,酒精的麻痹作用都会直接影响到驾驶人的驾驶状态,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交通事故,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而且,酒驾发生事故,保险不会理赔,需驾驶员自行承担事故损失及后果,严重时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听了民警的讲解,龙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一定吸取教训,不会再有下一次。
最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民警对龙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给予暂扣驾驶证6个月,记12分,并处罚款一千元的处罚。
交警提醒:夏季饮酒消暑需谨记“酒后不开车”铁律。人体酒精代谢受体重、肝功能、饮酒速度等多重因素影响,所谓“啤酒度数低”、“已休息几个小时”都不是酒后驾车的理由。交警部门将持续加大酒醉驾查处力度,广大驾驶员切勿以身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