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商新闻资讯门户
网站首页 | 邮箱:zszxnews@163.com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 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 河南| 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 吉林| 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 山西| 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 兵团| 云南|浙江
政商会客厅

人工智能“+”了什么?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

2025 09. 14 10:59:19 文章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高剑

  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国家战略正式进入以人工智能深度赋能为核心的新阶段。《意见》为“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提出加快实施六大重点行动,强化八大基础支撑能力。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内涵?民众和企业如何更好地参与到"人工智能+"行动中来?本期节目,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专家陈晶晶进行解读。

  118070919_c01eec2b-4e1c-4582-b30d-edc6fa07996d_batchwm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专家陈晶晶接受专访。(伦晓璇 摄)

  中国网: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那应如何理解“人工智能+”?它和2015年的“互联网+”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陈晶晶: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工智能+”就是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塑着人类生产生活范式。未来人工智能会像水和电一样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同时给每个行业装上“智能大脑”,让机器学会“思考”和“做事”。

  记得2015年,国家曾实施“互联网+”,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革命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化。打个比方,如果“互联网+”是给世界铺就了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那“人工智能+”就是在公路上跑起来的“自动驾驶汽车”,既继承了前者的基础设施,又实现了质的飞跃。

  从延续性来看,就像建房子先打地基,互联网时代积累的“算力地基(数据中心、云计算)”、“算法钢筋(搜索引擎、大数据分析)”、“数据建材(用户行为、交易记录)”,正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

  从深化角度来说,“互联网+”解决的是“有没有连接”的问题,实现信息连接与效率提升;而“人工智能+”要解决“会不会思考”的问题,通过智能决策推动产业模式创新与价值重构。

  中国网:《意见》面向2035年,提出了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总体目标。那究竟什么是智能经济?它跟之前的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区别是什么?

  陈晶晶: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首次提出“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根据《意见》,智能经济是指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数据+算力+算法”的技术体系,实现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新型经济形态。

  那什么是“数字经济”?国家统计局对数字经济有明确的定义,通俗的概括为:以数据为“新石油”、网络为“高速公路”、信息技术为“发动机”,通过提升效率和优化结构推动的经济活动。(这)体现在用数字化的手段为产业赋能,即产业数字化。

  那什么又是“平台经济”?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对平台经济也有明确的定义,通俗的概括为:互联网作为“数字枢纽”,用技术串联多方,立规则促协作,共创价值。(这)体现在用网络手段提升资源整合效能。

  用一句话概括三者之间的关系:数字经济是“面”,平台经济是“点”(组织模式),智能经济是“升维”(技术突破)。

  中国网:当前,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处于关键机遇期。在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哪些挑战和困难?

  陈晶晶: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确实面临一些需要持续改进的方面,但总体来看还是比较乐观的,机遇远大于挑战。需要正视人工智能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弱项,着力解决应用落地难等实际问题。

  当前主要需要加强的方面包括:在部分前沿技术领域仍需持续攻关,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面临设备改造成本高、专业人才短缺、数据孤岛等实际困难,标准体系尚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意见》已部署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健全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加大财政支持等。通过政企协同攻坚,有望逐步解决前进中的困难,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取得实效。

  中国网:下一步,如何确保这些举措落地,以解决人工智能应用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对于民众而言,如何更好地参与到"人工智能+"行动中来?

  陈晶晶:确保“人工智能+”行动举措落地,需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打通当前人工智能应用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要通过类似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和短视频等杀手级应用,提升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率。对于产业来说,要避免出现生成式人工智能鸿沟问题。

  那什么是生成式人工智能鸿沟?这里主要是指企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如ChatGPT、文心一言等)上投入巨大却未获预期回报的现象。根据麻省理工学院(MIT)2025年报告,尽管全球企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已投入数百亿美元,但95%的项目未产生实际价值,核心问题并非技术或监管限制,而是实施方法不当。

  对于民众而言,个人参与“人工智能+”行动,可从“零门槛”杀手级应用切入:通过搭载AI功能的抖音、微信,以及AI爆款应用等亿级用户工具,让民众在内容创作、民生服务等日常场景中自然接触AI,在使用中潜移默化积累数字素养。

  企业参与“人工智能+”行动,需聚焦价值创造以跨越生成式人工智能鸿沟。如优先发展财务自动化、供应链预测等高投资回报率场景,避免“表面化应用”,如用人工智能生成设备手册使维修效率提升。

  此外,为实现共享成果,要通过扩大普惠性人工智能服务供给,让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中国网:您认为应该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它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有什么样的作用?

  陈晶晶:“人工智能+”行动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数字中国的非常重要的举措。

  在经济领域,“人工智能+”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社会治理领域,将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和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民生领域,将优化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通过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助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政商热榜
最新发布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政商在线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京ICP备2024090867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投稿邮箱:zszxnews@163.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电话:010-57190328
Copyright ©1999-2025 zsnews.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